Search

106年八斗子輕旅行17.四階平台

  • Share this:

四階平台:位於七斗子96巷半山腰
八斗街96巷(以前叫『金光巷』) (當地人區分這裡屬七斗子)
經訪問吳鳳奇耆老.也是當時第一間受災戶:依山而居的有14戶人家,在民國63年中秋節前夕發報颱風警報,連續下了幾天豪雨尤其是在農曆8/13這天更是傾盆大雨連續下。
終於在農曆8/14凌晨住最上面(吳家)的這層共有三戶人家,只看到旁邊的土石慢慢的蓋下來,住戶忙著搬『洋服櫥(台語)』衣櫃跟冰箱,小朋友趕緊搶救自己的書包,這一層有三戶全被淹沒。
只看到土石流如海浪般緩緩的捲來下一波『地方耆老美女姨說:好像海量慢慢的一捲一捲捲下來很好看』,第二層的住戶也趕緊搬出貴重家具逃生。
而吳鳳奇的爸爸『悅ㄚ伯(譯音)』,就是不願逃。還對著土石流叫喊:『這是阮叨,給您爸淹看嘪』還好家人趕緊連哄帶騙的將他揹下山。
土石流仍然如海浪般緩緩的繼續捲來下,一層一層的住戶被淹沒了。直到96巷18號『美女姨家』後面種了一排榕樹,另外還有被掀光瓦片的屋頂將土石流頂住了。
此處屬於頁岩層的順向坡,地質較為鬆軟,經過幾天的大豪雨,因此造成土石流。還好這次因為是緩慢的流下,而早上天也已經亮了,住戶們都來得及逃生,以至於只有錢財損失並沒有人員傷亡。
平台占地九千平方公尺,共有四層。基隆市政府本想蓋成漁民國宅,但會勘後發現是順向坡無法建造,只好改建成小公園,卻因無人管理荒廢近三十年,雜草叢生還垃圾遍布,嚴重影響社區形象,2006年環保局當成綠美化環保示範區,起初成效不錯,缺經費乏人照料漸漸也成荒蕪之地。 後無人管理而荒廢,中間雖改成公園,卻因經費不足成為髒亂之處,101年12月開始由海科館與社區改造成觀光休閒園區,並結合新型態的公共藝術環境改造,進行四階平台景觀工程,除綠美化植栽以及整置民眾休閒區域,還種了百株以上的櫻花樹、台灣百合、大葉欖仁,增設涼亭等設施。可望成為八斗子社區營造的新亮點。
目前童軍26團在基隆深根,選擇這個地點做為基地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View all posts